
影史钩沉:电影背后的故事(七)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曾经买下了自己所拍摄的其中五部电影的版权,并把它们作为遗产,留给了自己女儿,这导致1984年之前的三十多年间,“五部被雪藏的经典”只闻其名不见其片地在希区柯克粉丝当中流传。它们分…

影史钩沉:电影背后的故事(五)
1980年的电影《剃刀边缘》,无疑是体现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洞悉男性审美趣味的最佳写照。片中的家庭主妇与陌生男子邂逅于博物馆,一见钟情干柴烈火的情节,就源自帕尔玛大学时常常去博物馆泡妞的经验:“在…

影史钩沉:电影背后的故事(四)
1979年的影片《克莱默夫妇》拍摄时,正值男主演达斯汀·霍夫曼与第一任妻子离婚不久,满是心事的他向导演罗伯特·本顿提供了很多私人的对话与情节,最终都被用于影片中。罗伯特提议在编剧,甚至导演的名单字幕…

影史钩沉:电影背后的故事(三)
1992年的《本能》,导演选中莎朗·斯通,主要是看好后者在1990年的《全面回忆》中塑造的邪恶但假装无辜的形象。但是当得知被选为女主角的时候,斯通却认真地考虑过,是否应当放弃这个机会,专心学习法律——以…

影史钩沉:电影背后的故事(二)
1994年,《邮差》主演马西莫·特罗西读过原著小说,自费买下版权。作为意大利著名谐星,其夙愿恰是出演如此一部正剧。为拍《邮差》,患心脏病的他推迟了心脏移植手术,并以极快的进度拍摄。杀青后12小时,特…

影史钩沉:电影背后的故事(一)
在1989年彼得·格林纳威的“食色性也”之作《情欲色香味》开拍前,他本想用演员名直接为角色命名。例如迈克尔·刚本的角色就叫“迈克尔”,但他最终放弃了此举。刚本后来说:“我觉得这想法不错。彼得是个大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