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巴兹·鲁曼执导,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原著改编的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运用的是一种奇特的艺术风格,这种20世纪20至30年代流行的装饰和建筑的现代风格称为装饰派艺术。它诞生于两次世界大战间的20世纪20年代,那正是一个充满机械动力感与世纪新精神的时代。装饰派艺术对机械文明表现出了浓烈的乐观与崇拜。《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电影的背景时间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多彩的二十年代,而这个时间,恰好就是装饰派艺术运动的高潮。
尽管装饰派艺术在90年前就已经达到了顶峰,但是它对电影的影响力依然和以往一样强烈。这种影响力不仅仅会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种反映那个时期文化艺术特征的电影中体现,也会在当代电影,甚至在未来电影中体现。
那么,在众多艺术运动兴起又衰落的今天,装饰派艺术是如何保持它的生命力呢?
答案就藏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体裁之中:音乐剧和科幻电影。
它似乎使我们直观地认为,电影的未来应该被一种古老的设计时尚所影响。但在电影中,过去并不遥远,它甚至不是过去。毕竟,当你轻轻松松触摸一个按钮就可以在您的手机或ipad上看电影的时代,时间的价值就是任何时代的电影都焕发生机。然而,几乎没有一部过去的电影像弗里兹·朗1927年的作品《大都会》那样至今仍然并且也许是在任何时代最伟大的电影。
《大都会》那反乌托邦的视觉风格在今天的电影中依然存在,而它的装饰派艺术风格对现代的电影设计也有巨大的影响力。也许我这么说会有点空乏,其实我们只需要简单地看看《大都会》那张经典的海报。上面印的是这部影片的机器人玛利亚。这种标志性的机器人风格在现代科幻电影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当然,其中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星球大战的概念原画师莱夫·麦奎立设计的机器人斯瑞皮欧,《星球大战》使这个机器人的概念覆盖到世界各地的数十亿人口。
(图左是斯瑞皮欧,图右机器人是R2)
在众多科幻电影中,《星球大战》的装饰派艺术特征是最明显的。从特里·吉列姆的1985年电影《妙想天开》,到安德鲁·尼科尔的1997年电影《千钧一发》,再到雷德利·斯科特1982年的《银翼杀手》,科幻电影一次又一次回到过去的外表描绘未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科幻电影就是在装饰派艺术的时代诞生的。
这一点在音乐剧中也是相通的。许多著名的音乐剧也是在爵士时代诞生的,从1972年的《卡巴莱》,到2002年的《芝加哥》。而实际上音乐剧本身就是装饰派艺术的一种电影风格。
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在很多电影中看见装饰派艺术风格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因为现代甚至未来都会有像巴兹·鲁曼这样的大导演向装饰派艺术的伟大作品学习和效仿。
毕竟,观众的口味会改变,艺术潮流也会兴起和衰败。但是因为电影的力量,有些艺术风格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