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在好莱坞发生的事情,到底改变了什么?

《鸟人》,2014 年 10 月 17 日在北美上映,最后北美票房 3778 万美元,海外票房 3880 万美元。虽然制作成本仅为 1800 万美元,但它依然是奥斯卡金像奖历史上最不赚钱的最佳影片之一。这种命运和去年的奥斯…

《鸟人》,2014 年 10 月 17 日在北美上映,最后北美票房 3778 万美元,海外票房 3880 万美元。虽然制作成本仅为 1800 万美元,但它依然是奥斯卡金像奖历史上最不赚钱的最佳影片之一。这种命运和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为奴十二年》如出一辙,相比之下,在过去一年北美票房登顶的《饥饿游戏》却在奥斯卡上一无斩获。

获得业界最高肯定的影片却严重票房失意,这种结局营造出来的氛围,和影片里的情绪倒是颇为呼应。故事里年轻时呼风唤雨的好莱坞明星晚年垂暮,希望做点事情证明自己,然而挫折重重,最终用一把真枪把自己崩在舞台上。

“大多数(奥斯卡)奖项都提名了《鸟人》这部片子,这或许很不错,但是对于好莱坞的产业而言却没有任何意义。”说这句话的爱德华·爱泼斯坦(Edward Epstein)已经研究好莱坞和美国电影娱乐业超过 30 年。他写的《好莱坞金钱法则》之类的书让普通人一窥这个光鲜行业背后环环相扣的商业世界。在他说出这句评论的时候,奥斯卡金像奖还没有公布。

把影片的艺术价值摆在一边,单单谈论其“产业意义”的确是一件冷酷的事情。然而好莱坞从来不是温暖的地方。“像时代华纳这样的大制片厂有 1200 名永久雇员,需要为他们付工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它们需要的是能够带来巨大利润的影片。”爱泼斯坦对《好奇心日报》说,许多人对奥斯卡都有极大的兴趣,因为这是荣誉,但对电影制片厂而言,奥斯卡并没有那么高的价值。

要回顾 34 年内北美市场最赚钱的影片并不难,你只需要登录 boxofficemojo.com 就可以看到 1980 年以来每年的票房大拿。在最近几年里,2011 年是《哈利·波特:死亡圣器》,2010 年是《玩具总动员 3》,《阿凡达》、《蝙蝠侠》和《加勒比海盗》也是常客,更不用说 1997 年风靡全球的《泰坦尼克号》。不过奥斯卡不爱商业大片,这是越来越明显的共识,尽管《泰坦尼克号》获得过最佳影片奖,每年的最佳动画长片也对《玩具总动员 3》这类有迪士尼-皮克斯基因的电影情有独钟,但奥斯卡最佳影片一直都谨慎地与商业大片保持着距离,看看近几年的最佳影片就知道了:《艺术家》、《逃离德黑兰》、《为奴十二年》、《鸟人》……要么是讲好莱坞自己的事儿,要么偏爱政治和历史,证明过可以拍出“即赚钱又高质量”电影的克里斯托弗·诺兰近几年已经被忽略得差不多了。

回顾这些的原因,是我们在 2014 年的时候以“《阿甘正传》20 周年”的由头出过一期报道,那一年,也是《肖申克的救赎》问世的时间。当我们重新审视 1994 年的时候,才发现这一年的特殊之处并不在于奥斯卡最佳影片和北美最大票房赢家史无前例地融合在了一起,也不在于当年留给后世的好片层出不穷,而是在它前后,好莱坞,或者说美国电影娱乐业出现了相当明显的类型分水岭。从某种程度上,这段历史也决定了你我如今看到的电影的样子。

当然,“它”并非单单指 1994 年,而是整个 1990 年代中期。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类对电影的痴迷一脉相承。我们总是会指责现在的制片公司过于急功近利,比如热衷给各种超级英雄大片拍摄续集,或者在特效场面上一掷千金,以期获得更大的票房回报。“更大投入、更大产出”已经成了好莱坞的标配,以至于包括乔治·卢卡斯和詹姆斯·卡梅隆在内的知名人物都警告过业界这种近乎畸形的发展方式:一旦有一部投资巨大的电影赔本,整家公司都可能严重亏损乃至倒闭。

而事实上,正如好莱坞编剧之父罗伯特·麦基的说法,好莱坞对于大场面的迷恋,从默片时代就已经开始。只不过 1990 年代技术的发展让一切变得更加有效率,更加生动——好莱坞第一次拥有了制造奇观的能力。

“好莱坞讲故事的能力一直不怎么样”,麦基对《好奇心日报》说:“可以这样说,新技术的出现让故事变得比以前更糟糕。当人们一心要创造奇观的时候,故事就变得没那么有创造力了。”

我们希望用 1994 年前后发生的事,向你解释为何麦基所谓的“奇观电影”会成为高票房电影市场的主力,以及为何人们会觉得好故事越来越少,乃至爆米花片充斥了影院。

1994 年,皮克斯的创始人之一约翰·拉塞特和他的同事皮特·道格特去听了罗伯特·麦基的讲座,还一起吃了个饭。这两个人带着一部 2 分 30 秒的动画短片《顽皮跳跳灯》给他看。多年以后,据他们说,那个当时 53 岁的演讲者多多少少决定了皮克斯今后讲故事的走向。

罗伯特·麦基从 1984 年开始就以教授编剧课程为业,到世界不少城市巡回开讲,中国就来过四次。因为与约翰·拉塞特的相识,他也给后者筹备的新片《玩具总动员》提了一些建议。“他们有时候会花五年时间去写一部动画片的剧本。”罗伯特·麦基对《好奇心日报》回忆与皮克斯接触的印象。

当时的约翰·拉塞特或许还没有意识到 1994 年对他的意义。那一年在硅谷,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后来的雅虎出现了;在华尔街,首次公开募股的网景公司的股价从当天的 28 美元涨到了 75 美元;在好莱坞,电影公司开始发生新一轮并购,特效技术的公司开始崛起。

在普通观众看来,那一年厉害的影片有《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狮子王》,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还在威尼斯获了奖,1990 年代初的好莱坞给人留下了一个印象,那就是在此之前,电影在用故事来讲故事,在此之后,电影在用特效来讲故事——这当然是个粗暴的说法,但它作为行业转折点却是无庸置疑的。

约翰·拉塞特当时正在焦虑的《玩具总动员》是这个转折点的典型代表。1995 年,这部首次用计算机做出来的动画长片上映,全球票房 3.6 亿美元,约翰·拉塞特为此获得了奥斯卡的特别成就奖。

动画行业或许是最能集中展现 1990 年代以及此后电影技术发展的地方。计算机成为了人们做动画的主要工具,你以前看到的是《美女与野兽》、《狮子王》的二维动画,人们喜欢谈论画风和艺术气质,现在看到的是《驯龙高手 2》、《勇敢传说》的三维动画,人们喜欢谈论毛发、渲染农场、技术难度。

你会看到很多东西和动画一起变成了越来越烧钱的项目。并不是说技术越来越贵,事实上,普及让技术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便宜,然而人们越来越容易得到的技术普及了之后,便更倾向于使用这种技术,从而让这个行业更愿意花钱。《狮子王》的出现改变了“动画片是低成本电影”的印象,它花费了 4500 万美元,用了三年的时间做成,此后的几年你会看到这样的数字,《玩具总动员 3》制作成本花了 2 亿美元,《冰雪奇缘》 1.5 亿美元。

“有了新技术,你需要更少的人,可以拍得更快,之前如果人们的脸上有点什么,你得派化妆师、换眼镜什么的,现在你只需要用电脑把东西抹掉就行。”爱泼斯坦对《好奇心日报》说。这也是当时的工业光魔总经理 Scott Ross 观察到的情况,技术门槛在下降,技术公司把生存机会押到了为大电影提供技术服务上。

“突然之间,一些小科技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变得特别诱人,很多并购在发生,很多人因为这个变成了百万富翁。”Scott Ross 说。这种可能性不仅降临在当时逐渐繁荣并最后导致泡沫的互联网行业,在好莱坞做生意的公司也打起了主意。在 1994 年,IMAX 趁着热闹的股票市场选择在纳斯达克上市,这家此前大多数时候向博览会提供技术的公司,开始看到了好莱坞的市场潜力,准备电影行业上做做文章,如今它已经在全世界 36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放映厅,这家公司希望在 2016 年中国内地的 IMAX 银幕影院数量可以达到 300 家。

Scott Ross 的悲剧在于,他希望依靠技术创立一家制作公司,但是最终发现它所在的整个行业都成为了大制片厂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

1993 年,Scott Ross 离开工业光魔,和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特效师斯坦·温斯顿一起成立数字王国。这家公司后来成为了特效领域的标杆,在 1994 年推出了《真实的谎言》和《夜访吸血鬼》,1995 年的《阿波罗 13 号》,还有 1997 年的《泰坦尼克号》,这些电影在今天看来都多少引领了好莱坞电影今后的走向。Scott Ross 后来认识到,要成为一家制作公司并不容易,因为特效软件造价不菲,通常做这件事情的是一些大公司,中小型的特效公司也需要大公司的介入,索尼在 1993 年左右开始有了旗下的索尼图形图像运作公司,十年之后它推出了运用 CG 技术,全球票房收获 8.2 亿的《蜘蛛侠》,并且成为这家公司最重要的系列。

“特效公司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糕,更多的人能够胜任这种工作,价格也就变低。”虽然从 2006 年之后就没有再近距离地看过好莱坞特效行业,但 Scott Ross 表达了他能够看到的担忧。“同时,制片厂给更多并不知道如何拍电影的人开了绿灯。如果你拍一部《变形金刚》,会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如果是《为黛西小姐开车》,那就会失去观众。”

如果把《为黛西小姐开车》这部电影放到今天来看,基本上这就是一部小成本文艺片。你可能很难在主流影院看到它的踪迹,但会在戛纳电影节媒体新闻稿上看到它获得无数荣光──这是小成本电影最普遍的市场推广方式,它们参展,出售预售权,赚取运作下一步电影的现金。

这是独立电影目前的生存状态。“比如你可以去德国,有人会说,如果你发行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付给你 1200 万美元。”新线公司正是这样做的,制片的资金可以来自外国市场,预售得来的钱, DVD 市场的变化也影响了独立制片公司的赚钱方式。“独立电影的利润越来越少,它们存在的目的变成了只有一个,去拿奥斯卡奖。”爱泼斯坦说。

DVD 市场决定了电影行业另一种生死。这可能是一个突兀的说法,但是你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录像带没有改变电影的发行方式,但是 DVD 能?

原因在于成本。DVD 的复制成本远低于录像带。录影带流行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未曾有人设想过录影带可以有租赁市场。人们到店里挑选每卷 100 美元的录影带,花大价钱购买,细心收藏。但是 DVD 改变了整个产业:人们能通过各种途径销售 DVD,甚至可以大规模批发,创造出各式各样的业务。

从 1990 年代开始,好莱坞电影公司热衷于并购或者建立独立制片公司,除了迪士尼的米拉麦克斯之外,福克斯也有福克斯探照灯,索尼有索尼经典,派拉蒙有派拉蒙优势公司。这背后的原因,是 1994 年 DVD 在市场上的流行。DVD 出现是华纳、哥伦比亚、派拉蒙等美国几大制片公司推动的结果,它们可以占领更多沃尔玛的货架,快速填补这些货架产品空白的,正是独立制片公司的作品。“到了 2004-2005 年,DVD 市场慢了下来,他们发现不需要这些内容来填充了,所以迪士尼就卖掉了米拉麦克斯。”爱泼斯坦对《好奇心日报》说。

大量独立制作公司消失了。

“独立电影和制片厂电影的区别在于,当一部制片厂电影获准发行的时候,它已经有一套理论上的发行计划了。但靠爆米花赚钱的美国影院买的不是电影本身,恰恰是电影所附带的能够吸引到观众的市场推广计划。院线青睐《碟中谍》这样的影片,它可能会在一月份确定发行,到了七月就布局完成,顺利上映。”爱泼斯坦说。

正如 Scott Ross 认为的那样,在 1994 年之后,拍电影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让一部电影“见天日”变得困难了。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大制片公司的资源向最有盈利可能的超级项目倾斜。拍摄一部影片的成本可能比以前大为降低,但是广告宣传开销却剧烈增长了。“詹姆斯·邦德的电影营销预算达到 2.16 亿美元”,爱泼斯坦的口气听起来带着一种难以置信。

可以负担这种高成本营销推广的当然不是独立制作公司。“独立制片产业正慢慢失去盈利能力。他们存在的目的就仅仅是为了赢得奥斯卡奖。我再给你举个别的例子吧!比方说那些短片,人们制作短片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赢得奥斯卡奖。这种短片除了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之外,不再其他地方上映。”

你能看到这其中的变化吗?很多人认为以讲故事为主要形式的“好电影”越来越少,其实查看数据库,你会发现无论是好莱坞和欧洲并没有减少这方面的创作数量,它们消失在你的视野里,只是因为它们无力负担高价的市场推广费用。那些仅存的独立制作公司,很少有机会卖给你的一张电影票。

还记得《鸟人》的前任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吗?在人们的印象里,制作方韦恩斯坦就是那家总是让奥斯卡颁奖给它的公司。

1993 年,哈维·韦恩斯坦和弟弟鲍勃·韦恩斯坦在 1979 年创立的独立制片公司米拉麦克斯被迪士尼以 6000 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但是双方冲突不断,米拉麦克斯在 1995 年的《半熟少年》和 2000 年的《触犯天条》都收到了母公司迪士尼的阻挠,到了 2004 年的《华氏 911》,双方的不和达到了顶峰。迪士尼的 CEO 迈克尔·艾斯纳知道哈维·韦恩斯坦在制作这部电影的时候,要求他停下来。但是后者并没有听,而且自己继续制作,并且选择了另一个独立制片公司狮门影业进行发行,以 600 万的制作成本获得了 2.2 亿美元的票房。

双方的冲突导致了韦恩斯坦影业的诞生。2005 年,韦恩斯坦兄弟离开了米拉麦克斯,自己创立了韦恩斯坦影业,这家公司制作的电影成为奥斯卡的常客,比如《卧虎藏龙》和《国王的演讲》。但它不是全球最赚钱的电影公司,而且事实上,像它这样的公司全球可能不到 5 家。

来自:http://www.qdaily.com/display/articles/6809.html

评论列表(1)

  1. 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现在的电影越来越偏向于奥斯卡偏爱的叫好不叫座、传统商业片的叫好叫做(不叫好不叫座)、漫威类的爆米花不叫好叫做。第三类是目前最赚钱的,大制作,低风险,大收益。第二类都已经受到不小的冲击。在这种环境下,渴求既能被奥斯卡认可,又能有好的票房的剧本实在是可遇不可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