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希区柯克喜欢在自己的电影里路过?(多图+52电影合集资源)

原文来自知乎(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06256), @影的后花园 搬运,文章最后附有希区柯克的52部电影合集! 看到一篇文章讲希区柯克的 cameo,作者是 Jeffrey Michael Bays。 译得不好,能看原文…


原文来自知乎(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06256),

@影的后花园 搬运,文章最后附有希区柯克的52部电影合集!

看到一篇文章讲希区柯克的 cameo,作者是 Jeffrey Michael Bays。

译得不好,能看原文还是看原文吧。(原文:http://borgus.com/hitch/cameo.htm)

The Cameo:出现在你自己的电影中

「我像间谍一样鉆进自己的电影里。导演应当知道镜头对面的人们是怎样工作的。」——希区柯克

几乎每一部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里都有一颗标志性的流星,塔伦蒂诺则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放入虚构品牌的产品,但说到导演标记的文化起源,当属希区柯克的 cameo,他是最早使用并且促使导演在作品中签名的概念流行起来的人之一。

希区柯克从导演事业早期就开始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最初是因为人群场面需要额外的群众演员。渐渐地,他那轮廓出众的侧面在后来的几乎每一部电影里都找到了巧妙的出场方式。不只是自画像和满足虚荣心的功能,这些 cameo 和他运用电影技巧的独特风格紧密相关,既是细致的全盘宣传工作中用以推广品牌的手段,又是能在创作者和观看者之间建立联系的叙事手法。希区柯克凭藉他的 cameo 而成为虚实世界的信使。

1. 叙事线索太多了

「最早只是实用主义,我们得把屏幕填满。后来它变成一种迷信,到最后只是拿它取笑。」

人群场面是希区柯克现身的最佳时机,若是片中没有,他便另寻妙计,如 Lifeboat (1944) 中的报纸广告。有心的观众在每一部希区柯克电影的人群场面里寻找导演的身影,颇有些《瓦尔多在哪里?》的味道。但也正如《瓦尔多》一般,人群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远不止是偶发聚集体,他们有着丰满的漫画式形象——各有各的有趣经历。镜头若去端详某个次要故事,定会拍出一部同样好看的新作品。

主干故事和旁的故事同时进行,这时出现希区柯克的 cameo,前者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观众的全部注意力。故事主线鬼鬼祟祟地躲在奇怪而恼人的角色背后,希区柯克就用这种方法给出提示。

2. 充当转折点

希区柯克研究者 Micheal Walker 的一份报告指出大多数 cameo 出现在影片开头的场景转换过程中。希区柯克现身的时候,要么是人物改变所处地点,要么是即将发生关键事件。希区柯克的 cameo 相当于一个预告,提醒我们主人公就要迎来意义非凡的事件。这样的 cameo 标志着叙事上的一个閾值,角色越过之后,事态就无法挽回了(Walker 2006)。

例如,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 开场不久,Guy(Farley Granger 饰)走出火车,cameo 出现;Shadow of a Doubt (1943) 则是在 Uncle Charlie(Joseph Cotten 饰)坐火车去 Santa Rosa 的路上;Topaz (1969) 里的纽约拉瓜迪亚机场,亦是地理位置的过渡(Walker 2006)。

Strangers on a Train (1943)

Shadow of a Doubt (1943)

Topaz (1969)

3. 作为宣传手段

现在的电影人能从希区柯克自我宣传的方法中学得一二,后者在塑造悬疑大师(the Master of Suspense)的形象上面卓有成效。他从事业之初便开始精心打造自己的导演形象,甚至建立了一间宣传公司,致力于让他的名字见诸报章。早在 1927 年,他已拟好那幅着名的剪影——如今有很高的辨识度,撅着嘴巴,嘟嘟脸颊,黑色的蓬松头发——出现在早期电影的开场字幕以及后来的电视剧集里。他的 cameo 正是这招牌图案的延续,让希区柯克的形象在观众的脑子里停留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还有一种说法是,他引入 cameo 的意图是给影评人制造话题(Kapsis 1992)。相当于在示意和允许影评人来谈论这位明星导演,如此受到的关注通常比演员更多。未及 1938 年,他已是电影产业中最具辨识度的导演(Van Der Poll 2005)。

他为自己打造的品牌形象是一位快活的电影大师,像个小孩一样,在银幕后面悄悄地走来走去,制造一些取悦观众的恶作剧。电影学者 Thomas Leitch (2008) 说他是个「剧团经理,天真的伦敦胖子,还有恐怖欢乐屋的建筑师。」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镜头前推介《希区柯克剧场》的希区柯克使他作为导演和匠人的公众感知逐渐成形。每集电视剧的开头都像是一个疯狂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被抓个正着,准备着可能在下一集试用的玩笑。在那些 cameo 中,他作出一幅做错事被发现的纯真模样。他故意露出正在进行日常任务的面目表情,也十分在意别人的观看。当然,这只是在逗趣——好比是对忠实观众的一点头,一眨眼。

4. 观众和希区柯克之间的纽带

导演在整个片场中是唯一对观看者在任何既定时刻之所感所想负责的人。作为故事和观众之间的信使,希区柯克常在 cameo 中用自嘲式的插科打諢唤起观众的共鸣,从而达到两者的连接。Blackmail (1929) 中他在火车上被一个小孩不停骚扰,Torn Curtain (1966) 中另一个小孩把尿撒在他腿上,North By Northwest (1959) 中错过了公车,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 里则是艰难地把低音提琴放上火车。

Blackmail (1929)

Torn Curtain (1966)

North by Northwest (1959)

这些谦逊的幽默总是让观众开心地「咯咯」一笑。他是我们的同伴。他站在我们这边。他在银幕那边只是为了前排围观——和我们一起看电影。但是观众当然晓得这位无辜老头其实是极爱恶作剧的人,正在准备着下一次的招数。

「我的意图纯粹是邪恶的。我发现让人们焦虑的最佳方法就是调换(观看与被观看的?)位置。」

希区柯克的 cameo 让观众察觉到讲述者的存在,而银幕上的一切似乎都是此人安排。不仅如此,Leitch 的看法是,希区柯克在观看者和讲述者之间设置了一个游戏(2008)。他扔球,你来接,自然又是无法接到的——这只是个扁平银幕,你是高高兴兴地被人摆了一道,才会相信它的确存在。

希区柯克的手中握着原力,打磨、加工,最终给你一次兴奋的恐怖屋之旅。他会骗你,吓你,让你差些从椅子上摔下来,但你会回来,求他给你更多。这种绝无仅有的观众意识成就了希区柯克,迄今无人能与之比肩。

顺着引文找到了希区柯克自己写的文章。

以下内容来自:Hitchcock on Hitchcock: Selected Writings and Interviews

52部合集
115网盘:http://115.com/lb/5lbatuk3z9it

资源来自:www.dydhhy.com/alfred-hitchcock-movies-720p-pack-wiki.html

评论列表(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