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客帝国》上映十五周年之际,我们特别专访了本片的视效总监、分镜师解析视觉影像的诞生和成形。我们宁愿把这部1999年的电影当作21世纪的第一部科幻电影,因为它超越了它所在的时代。时光网 特稿
直至今天来看,走过15年的《黑客帝国》仍然是部超越它所在时代、足够酷的科幻片。
1999年,电脑对那时候的世界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了。那个时候,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世界空间,已经开始在哲学上和美学上开始在社会层面产生影响。黑客帝国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最重大的影响在于,它真正的在时空层面上,用虚拟的方式将世界彻底拉平为一个平面。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在这里混搭,黑客帝国呈现出来的就是这样的一切:西方硬科幻元素,代表东方玄学的对“我是谁”的全新诠释,最未来的武器装备,以及最古老的攻击方式——武术,全部被完美融合在这样的一部电影里。
这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电影。即使是在2003年推出的那两部伟大的续集,也难以和石破天惊的《黑客帝国》第一部上映时所带来的震撼相比。
虽然这部电影在1999年上映,但是我们宁愿把它当作21世纪的第一部科幻电影,因为它超越了它所在的时代。即使今天重新看这部电影,它依然精妙绝伦,它的想象力依然冠绝群雄。无论是从故事还是其他层面来看,它的各个方面的突破性都是标志性的,我们甚至很难找出另外一部电影也能在如此多的地方标新立异,并且都做到了ICON的级别。
仅仅从美术的角度来看,黑客帝国所做到的成就,都已经是一个长长的清单——数字雨、子弹时间……这些仿佛是磕了迷幻剂才能看到的画面,大银幕上却如此严谨、真实地表现了出来。这部电影用独特、超前的美学,让我们明白了电影也可以这么“酷”,更为我们重新定义了什么叫做“酷”。
在《黑客帝国》上映十五周年之际,我们特别专访了本片的视效总监John Gaeta和分镜师Warren Manser,请他们回顾本片中超前的视觉影像的诞生和成形。从创作层面来说,这些革命性的画面和世界观设定,足以让我们怀念、致敬。
矩阵世界的“绿”
矩阵世界中的一切都呈现出一种绿色,是为了让这个世界看上去不太真实,不太自然,又不能太过明显。颜色可以触发很多情感,绿色不仅让人的皮肤看上去苍白、毫无生气,而且会让人想到“数字雨”。好像是绿色的数字雨浸入了矩阵世界的每个物体中。
现实世界的技术
在矩阵统治的未来世界,我们的文明已经被机器所毁灭了。有些技术虽然保留了下来,但你只能去旧世界的废墟中发掘它们。没办法再生产全新的电脑或其它硬件设备,所以人类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利用现存的东西。他们把电缆连在一起,用完全不匹配的显示器、键盘和CPU拼凑成电脑,看上去就像电脑的内脏撒的到处都是,这和井然有序的机器世界完全相反。这就是史密斯探员所厌恶的世界,对他来说人类世界一片混乱、混沌不清、臭不可闻。但是,在这种条件下人类所能做到的也就是这样了。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
矩阵中的老旧机器
矩阵应该是有史以来最精密的虚拟环境,但里面的东西并非都是一副超高科技的样子,比如尼奥吞下红色药片后进入的房间摆放着许多老旧机器,如打卡机、二极管、手摇电话等。分镜师Warren Manser解释说,这样设计能让观众非常好奇现实的时间以及科技水平究竟是怎样的。机器创造了这个世界,并骗你相信它是真实的,它们让我们像在梦中那样混淆我们的过去和未来,那样的话我们就无法重现真正发生的事,因而一切事情都是不受时间影响的。
子弹时间
在正式拍摄“子弹时间”之前,剧组会先“预览”这个动作场景是怎样的。这通常会涉及到很多武打动作和威亚特技。他们要设想出这样的动作场面,然后根据这个设想制作CGI预览效果,在理解了要制作的场景后,再发挥创意把整个动作场景拼凑出来。视效总监John Gaeta笑称:“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我们确实需要一个排练的过程,不过我们原计划的场景是一个样子,拍出来的结果却是另一个样子。”
John Gaeta还将尼奥闪避子弹的瞬间奉为本片中最好的特效场面。他认为,好的特效要能完美地服务剧情,最好的特效应该是一种概念,并不一定要在视觉上呈现出来。比如尼奥闪避子弹的瞬间,就代表了尼奥这个角色已经能够对抗矩阵。这是他在片中首次达到了“自我实现(self actualizing)”的境界,他开始能够在那个世界中看透时空,避免死亡。这个特效是导演沃卓斯基兄弟通过与其他人的大量合作,花了大量时间构思出来的。
概念图的画法
本片的概念图用的是传统的混合绘画法,都是手绘,用的是水粉颜料、马克笔、彩铅和颜色纸,用马克笔在彩铅图上描出平滑的渐变,然后在上面用水粉画出高亮部分。红色培养皿最初是用红色Canson剪纸贴在一张蓝灰色纸上做出来的。对于这种十五年前的“古老”画法,分镜师Warren Manser感慨道:“我还记得刚画完尼布甲尼撒飞船内部环境时,他们马上叫我把所有线路和电缆的直径稍微改大一点,那可得花不少时间!”
生物机械美学
《黑客帝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充满生物机械美学的未来世界。未来的机器模拟种荚、巨型章鱼等生物,让人感觉虽然机器几乎灭绝了地球上的生命,但是他们的世界依然来自人类的世界,分镜师Warren Manser说:“这种视觉美学表现出的是一种讽刺:机器竭力模仿的正是它们试图消灭的东西。”
章鱼哨兵
哨兵是这个机械世界的缩影,你可以看到机器是如何进化成机器人,具有自主意识。哨兵的设计者是Geoff Darrow,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漫画家,他的想象力非常超前,风格也非常独特。导演给出的方向是:在漫长的岁月里,机器会进化成什么样子?它们会做什么?它们会去模仿什么?Geoff最后交上来的就是这种深海生物与昆虫的结合体的造型。你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一种相通性,《黑客帝国3》中的机器人也和这种深海生物造型保持了一致。
培养皿
分镜师Warren Manser介绍,他花了大量时间设计培养皿,他试图捕捉尼奥重生的感觉,并加入了一些昆虫材料的感觉,增加透明度,让培养皿看上去不像是人类制造的,于是它的外形就变得更加生物化,像个蝶蛹。另外,展现培养皿的庞大数量也是很重要的,让尼奥和观众都意识到有数以百万的人类被困在培养皿中。
尼布甲尼撒号飞船
尼布甲尼撒号飞船有点像某种生物与潜水艇的结合体,不过它是飞行艇。内部的设计融入了一种反乌托邦、反技术风格,很有《银翼杀手》的感觉。残存的世界是由蜂巢般的洞穴、机器创造的东西和旧世界的废墟构成的,尼布甲尼撒号飞船一定要能在这个迷宫般危机四伏的现实世界中灵活移动。那些发光的反重力引擎让它能够向任何方向飞行。在逃避哨兵追击时,这种灵活性变得尤其重要。
=================
《黑客帝国》视觉美术的影响:
编者按:十五年过去,在这次专访结束,我们请两位曾经参与“矩阵世界”诞生的功臣分别点评了《黑客帝国》在视效和美术方面带来的影响。
视效总监John Gaeta:
《黑客帝国》最大的影响是把摄影全息化。在传统的摄影中,拍下来的东西就烧进了胶片或是其他数码媒介里,你不能改变影像的视角,这是所有旧媒体的限制所在。虽然现在的新媒体也有同样的问题,比如你看电视广告,它的视角就是定死的,但如果你是玩游戏,这个世界就没有被定死,你可以在里面自由移动。想象一下你在游戏世界中自由活动,但你所见的一切看上去都如同真实照片一般,这就是《黑客帝国》三部曲从那时起产生的影响。我们还没到达那个地步,但人们用技术正在朝这个方向飞速前进。
分镜师Warren Manser:
我从《黑客帝国》中学到的一个宝贵经验是,复杂的理念和极端的美学也是可以被广大观众所理解和欣赏的。我有幸参与了许多视效大片的创作,但没有哪一部像《黑客帝国》这样有革命性。《黑客帝国》把视觉美学、故事和角色融合得如此之好,以至于对许多人来说整个观影体验变得非常真实,他们永远都会问:“矩阵到底是什么?”
作者:卓雨 彭程 乌有
来自:http://news.mtime.com/2014/03/30/1525955.html
确实是一部伟大的影片
确实是一部伟大的影片